巴中市营商环境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2024—2026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紧扣“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定位,聚焦市场、政务、法治、创新、投资、诚信、贸易、要素、人文和数字“十大环境”,在同步推进“控制成本”“数智赋能”“塑优品牌”的基础上,分年度突出主题、重点推进,力争到2026年,市场主体准入、运营、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堵点难点问题有效破解,投资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把巴中打造成为“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二、主要任务
(一)攻坚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便捷市场准入和退出。推进“一业一证”“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改革,拓宽“证照联办”适用领域,全面实施企业开办流程同步发放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实现“准入即准营”。引导长期停业的经营主体有序退出。〔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法院、市税务局、市公积金中心等(逗号前为牵头单位,未明确牵头单位的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各县(区)党委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以下工作均需落实,不再列出)〕
2.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突出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对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清理整治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存在的差别化待遇和限制竞争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
3.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全面推广电子保函(保险),推动综合费率降低至5‰以内。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探索评定分离改革。到2026年,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率、电子招投标项目不见面开标率、异地远程评标率分别达100%、90%、45%;对于有预付安排的合同,鼓励采购人将合同预付款比例提高至40%以上。(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
(二)攻坚打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
4.健全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巴适办”政务服务品牌矩阵,加大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一件事”整合力度,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拓宽涉企高频服务事项跨地区通办范围。(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
5.探索增值化服务改革。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构建“一类事”套餐式服务场景,探索政务服务“智惠综窗”模式,实现涉企服务高效办理。优化“巴中跑团”,组建政务服务“管家团”,聘请政府事务专员,提供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6.优化工程项目审批。围绕立项、用地、规划、建设和验收,建立项目审批审查“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融合、业务协同等机制,支持重大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三)攻坚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7.提升监管执法质量。整合行业领域重点专项、“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一目录、五清单”,在安全、环保、食品等领域开展联合监管执法。规范基层执法人员行为,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8.加强企业权益保护。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强化涉企收费监管,完善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完善政商交往“正负两张清单”。(市纪委监委机关、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政府办、市司法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9.提升商事审判执行质效。搭建涉企案件“一网通办”平台,推广全流程网上办案。优化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规范涉企纠纷调解前置程序。压缩执行案件办理周期,推动符合终本条件的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依法依规以“终结本次执行”等方式结案。到2026年,实现法律文书电子送达率80%以上、涉企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达到50%以上、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达到100%。(市法院)
(四)攻坚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环境
10.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开放式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科研机构、企业、园区等建设创新研发平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库。加大柔性聚智力度,深化“飞地引才”“校企合作”等柔性引才机制。到2026年,引育高新技术企业130户,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
1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完善产业园区知识产权维护援助工作体系。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人行巴中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巴中分局等)
1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留用机制。鼓励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多举措支持创新人才申报职称。(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五)攻坚打造合作共赢的投资环境
13.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实施“找龙头”攻坚行动,“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配套服务政策,各产业链培引龙头企业2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评估决策、项目分享机制,推进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防止恶性竞争。(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投促局、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
14.激发投资动能活力。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全面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
15.做优做强产业园区。试点建设“智慧园区”,加快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审批服务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企业幸福中心,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编办、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团市委等)
16.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工业企业梯度培育,发挥工业产业基金赋能效应,加快实现工业企业上市“零”的突破。落实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企业“智改数转”,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链主”企业建设产业链协同平台。到2026年,培育省级“智改数转”企业5家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六)攻坚打造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
17.强化政务诚信引领作用。健全政府守信践诺长效机制,完善政务诚信管理、监督、评价、宣传体系,严禁违规招商承诺,及时清理兑现合同,遏制新增欠款、纠正政府失信行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投促局等)
18.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健全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在采购、招投标、审批、融资、卫生等领域探索“信用+”应用场景,到2026年,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提高至40%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
19.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立“一企一档”信息库,主动推送政策措施和服务产品。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组建“惠企政策专员”队伍,提供惠企政策线下统一咨询、受理和办理服务。常态开展“月度回访+季度抽查+年度评估”评价行动,持续加强惠企政策落实成效评估评价。(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七)攻坚打造开放融通的贸易环境
20.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东西部协作、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等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投促局等)
21.提升贸易流通水平。引导市场主体以自建、共建、租赁等模式建设运营海外仓,深化中国(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用,实现货物和服务申报量占本地申报总量的60%以上。培育多式联运企业,探索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场站。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市场拓展,到2026年,培育外贸企业30家。(市商务局)
22.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落实国省恢复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新一轮“以旧换新”。扩大“营商巴中”“开放巴中”对外影响力,举办“巴中产巴中造”市场拓展活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市商务局)
(八)攻坚打造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
23.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或再融资。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活力,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完善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鼓励依法依规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到202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抵质押率在2023年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市财政局,人行巴中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巴中分局等)
24.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物流园区,支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建设运营前置仓,鼓励物流企业与国家A级物流企业联合重组。推动组建全市物流行业协会或物流发展促进会。(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等)
25.夯实公用设施基础。推动水电气讯“一站式”联合报装。制定水电气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细则。实施水气可靠性提升计划,试点建设“虚拟电厂”、应用储能技术。到2026年,用水用气报装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3个工作日,突发性停水停气频次和时间减少30%。(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通信发展办、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市国资运营集团等)
26.加强土地资源供应。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评价,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鼓励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等)
27.强化劳动用工保障。建强用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智化平台,鼓励用工单位联合职业院校等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分中心建设,完善举报投诉处理、劳动争议解决工作机制。(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九)攻坚打造尊商爱商的人文环境
28.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常态开展“巴商茶间荟”活动,用好省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和“12345”企业服务专线,推动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倡导推行政商活动企业家“C位”礼仪。(市委统战部、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促局等)
29.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增强教育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畅通企业家在教育、医疗、旅游、交通、金融等领域的绿色服务通道。(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人行巴中市分行等)
30.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开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加强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传承教育。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家在群团组织兼职,邀请参加或列席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宣传表扬典型事迹。(市委统战部、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市工商联等)
(十)攻坚打造智慧泛在的数字环境
31.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巴中”建设,升级打造“智慧巴中云”、电子政务网、数据资源库和共性应用体系。实施“光宽带+”计划,推动5G网络在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核心商圈等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到2026年,建成5G基站6000个,政务系统上云数180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等)
32.激发数据要素活力。鼓励探索数据要素登记确权体系建设,开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创新。构建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统一基础数据框架,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课题研究,探索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路径。(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
33.推动数字赋能。推动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数字化发展。打造城市安全生命线监测体系,实现对交通、燃气、供排水、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的实时监测、智能研判。加强经济管理部门数字化建设,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
三、保障措施
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定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开展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创新营商环境“体验官”“观察团”“监测点”等工作机制,组建“巴中营商环境智库”,构建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