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2024年
工作要点

2024-04-13 17:28 来源: 巴中市营商环境和数据局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营商环境和数据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智慧巴中”建设为总牵引,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有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把巴中打造成为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一、以降本增效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继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扎实履行营商环境建设牵头揽总职能,强化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合力。聚焦政务、法治、要素、创新等环境,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中长期规划,制定出台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推动为企办实事十四条措施落地见效,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常态开展业务能力指导培训,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开展基层群众办事需求摸底调查和乡镇(街道)承接下放事项能力论证,有序推动更多县级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依法下沉。深入推进园区赋权改革,结合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进一步向文旅新区、经济开发区下沉服务事项。开展赋权事项运行情况回头看,及时推动解决基层承接落实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事项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三)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格落实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及时清理调整市级部门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重点整治清单之外的备案、证明等变相许可行为,严格按照行政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实施审批。加强对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动态调整、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实行上级部门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强化对职能部门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基层现象的管理。

(四)大力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动实现跨部门综合监管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统筹制定全年监管计划,实行清单管理、实时报备,持续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切实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和监管缺位等问题。加强审批监管等部门协同,建立差异化的告知承诺事后核查和风险防范机制,并逐步推动将承诺和履约信息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和监管措施,防止审管脱节

(五)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试点改革。创建巴适办政务服务品牌,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聚焦企业服务的载体窗口、科创孵化的高端平台、产业生态的示范引领三大功能,指导建设5个园区企业幸福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健全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办理机制,提能24小时企业服务专线(0827-5615678),推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合理合法诉求一号受理、一键转办切实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六)推动助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聚焦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等重点方面,全面梳理市县两级惠企政策,颗粒化拆解形成可操作的事项清单。升级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功能,一站式提供咨询、受理和办理服务。开设政策直播间,组织业务骨干把政策解读同步搬到网上”“掌上,面对面解答网友问题。制定惠企政策申兑手册和工作指南,规范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流程。

(七)持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更新发布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推动更多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纳入交易平台体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全行业覆盖,实现依法必须招标工程项目电子招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应用范围和电子保函应用,实现工程招标项目电子保函占投标保证金80%以上。深入开展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地方性保护、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问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二、以线上线下融合为途径,集成速办政务服务

(八)合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新生儿出生5一件事集成办理。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企业信息变更8一件事集成办理,在巴州区试点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探索以小切口、低成本的创新举措推动改革落地落实。围绕工程项目从策划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10一件事集成办理。同时,针对23一件事逐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和职责分工。

(九)建优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政务服务事项原则上均应纳入政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按照三化建设标准,建成2个省级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提升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水平,完成64个被撤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改造升级。

(十)提升帮办代办能力水平。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等技术手段,探索通过政务服务智惠综窗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服务。深化巴中跑团帮办代办服务,完善涉企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围绕重点产业和项目组建政务服务管家团,为企业提供开办、投建、运营、退出全周期集成服务。依托通信、金融、小区等场所,在全市新增30政务服务+N”便民服务代办点,提供现场即办、代为核验和帮办代办等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事。

(十一)加强政务服务效能监管。接续开展便民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规范基层便民服务场所运行管理、事项进驻、要素配置和服务质效,让企业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按照应接必接的原则,将各级政务(便民)服务大厅(中心)窗口视频监察点位接入四川省行政效能监察系统,确保视频监察点位实时可用率达到100%。常态开展监察点位视频巡查和维护管理,加强对各级政务(便民)服务窗口行政效能监督。

(十二)加强电子要素支撑服务。持续推进电子证照汇聚共享,深化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互通互认。以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为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关联企业群众常用电子证照,推动更多电子证照免提交。全面深化政府侧电子印章应用,积极推进企业侧电子印章应用,建设本市企业侧电子印章系统,提供本地区企业电子印章制、用、验等基础服务。积极推动电子材料、电子档案、电子合同在政务服务和相关社会领域的汇聚和应用,推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实现审批全过程数据和材料电子化归档。

(十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丰富拓展巴事办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全面集成政务、民生等各领域服务需求,加快推动接口资源对接和开发,实现城市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一站可达。推动各级各类政务(便民)服务类移动端(APP和小程序)接入天府通办巴中分站点。围绕医疗就诊、公共交通、水电气、户政治安、档案查询等重点领域,建设相关主题服务应用并接入天府通办巴中分站点。

三、以“智慧巴中”建设为支撑,赋能数字经济突破发展

(十四)统筹推进“智慧巴中”建设。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完善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同享运行机制。积极申报2024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协同推进智慧巴中核心支撑平台建设、巴事办便民服务平台、CIM平台建设。做好巴中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管理服务和巴中首席数据官培训指导,同步推进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制定年度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进各行业领域政务数据规范共享,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数据聚、活、通、用

(十五)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进一步加强智慧巴中建设项目管理,落实好年度信息化项目清单制管理机制制定完善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管理细则。加强监管手段和形式创新,推动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摸底工作,建立存量项目管控机制,探索采用联合评审、并联审批、前置验收等方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协同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工作,切实为基层减压减负。

(十六)提云资源使用效率。加速推进全市政务云资源服务采购工作,进一步强化数据资源分析处理和应用,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建设巴中市政务云,对全市政务云进行优化扩容升级,力争全年优化云资源5TB。主动为企业信息化系统上云提供支撑服务,加快推进巴中市云计算服务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全年引导3个企业信息化系统上云。

(十七)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出台《巴中市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工作方案》,适时启动数据普查登记、授权运营、可信交易等工作。深化智慧社区”“数智乡村建设,用好川善治”“惠村等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巴事办便民服务平台上线市民码功能,实现城市服务多码融合、一码通行。深化信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持续缩小群体间数字鸿沟。

(十八)推进数字经济突破发展。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细化责任分工、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企业、专利、标准的精准摸底,协同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两化融合和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工作,完成3家典型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争取设立数字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编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招引图谱,发布数字经济领域机会清单,协同县区引进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编制推出数字经济产业项目20个。

四、以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建设专业理性干部队伍

(十九)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积极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用铁一般的纪律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往实里走、往深处走。

(二十)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坚持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机关,以干部能力提升为主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智慧巴中建设等工作任务,实施政策大学习、业务大培训、能力大提升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干部职工专业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巴中、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工作,让干部职工成长为营商环境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树立能上能下的干部竞争淘汰意识,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工作,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能力。

(二十一)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加强廉洁自律思想建设,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好廉政提醒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以学强身、以德修身、以廉洁身,不断绷牢拧紧廉政思想之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资金使用,做实做细审计监督,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推进干部职工作风持续深入转变,不断适应新形态、展示新作为、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